<pre id="jbnjr"></pre>

    <pre id="jbnjr"><thead id="jbnjr"></thead></pre>

    <delect id="jbnjr"><listing id="jbnjr"><ol id="jbnjr"></ol></listing></delect>
    <track id="jbnjr"></track>

    <font id="jbnjr"></font>
    <font id="jbnjr"><nobr id="jbnjr"></nobr></font>
    <p id="jbnjr"></p>
    <thead id="jbnjr"></thead>

    師資力量  
    Faculties  
    華文概覽
    首頁 · 華文概覽 · 師資力量

    劉燕君

    發布時間:2015年09月15日

    劉燕君.jpg


    劉燕君,博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講師。

    研究領域為語言認知與加工,第二語言習得、華文教育、中文國際教育。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受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北京華文學院派遣,赴泰國曼谷叻喃隆商學院外語部負責中文教學。

    課題項目

    1. 主持北京華文學院2013年度校級課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模糊表達語用理解研究”,項目編號HW201310。

    2. 主持暨南大學華文教育研究院2013年“創新平臺”項目“漢語模糊詞的語用理解能力實證研究——基于華裔與非華裔學習者的對比分析”,項目編號CXPTYB201310。

    3. 主持北京華文學院2015年度校級一般項目“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模糊表達的語用理解能力發展研究”,項目編號HW-15-B08。

    4. 主持北京華文學院2017年度校級課題“漢語學習者詞素復合意識實證研究”。

    5. 主持北京僑聯2020年度課題“印尼華裔學生華文學習策略研究”。

    6. 主持北京華文學院2020年度校級課題“華裔學習者漢語復合詞認知加工研究”。

    7. 主持北京僑聯2021年度課題“印尼華裔學生華文學習動機研究”。

    發表論文

    1.關聯形式“連……都/也……”中“都”和“也”的語義分析,載于《漢語語法的認知與功能探索》,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2.漢字學習策略研究述評,載于《華文教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3.泰國印象與華文教學漫記,《華文教學通訊》2010年,總第173期。

    4.“增加”與“增長”的語義辨析及認知解釋,《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年第6期。

    5.“使”字句的動力意象圖式考察,《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第2期。

    6.建構國際漢語教學的新范式與新策略,《世界華文教育》2011年第3期。

    7.語篇詞匯銜接模式在華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載于《第二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論文集》,臺北: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13。

    8.閱讀過程模式與華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世界華文教育》2013年第3期。

    9.交際能力模型中語際語用能力發展研究述論(第一作者),《華文教學與研究》2015年第3期。

    10.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vague expressions: A comparison between heritage and non-heritage learners (First Author). CASLAR 2015(2).

    11.從頻率類和可能類副詞看漢語學習者的語用認知限制,載于《現代漢語虛詞的認知與功能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

    12. 華裔學習者漢語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相關性研究,載于《第三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

    13. 漢語作為二語的語用能力測試(第一作者),《世界華文教育》2015年第4期。

    14.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復合詞心理語言學研究綜述,《世界華文教育》2020年第4期。

    國內外會議論文

    1.2011年6月第九屆 “漢語教學規范與創新” 國際研討會(英國),發表論文《閱讀的認知模式與漢語閱讀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2.2012年8月 “第二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臺北),發表論文《語篇詞匯銜接模式在華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3.2013年8月 “第三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廈門),發表論文《華裔學習者漢語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相關性研究》。

    4.2013年10月第三十二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研討會(The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Forum,SLRF 2013)(美國),發表論文At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in L2 Comprehension.

    5.2014年8月 “第四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北京),發表論文《論華裔學習者漢語的語義與語用理解能力》。

    6.2014年12月 “第11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臺北),發表論文《漢語模糊詞的語用理解研究》。

    7.2015年11月“第三屆中國心理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南京),發表論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語用認知限制》。

    8.2016年10月“北京師范大學首屆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生論壇”(北京),發表論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用理解影響因素研究》。

    9. 2017年1月 “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論壇”(西安),發表論文《漢字字形認知加工與漢字教學》。

    10. 2018年7月 “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暨第三屆全國語言學分論壇”(廣州),發表論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模糊表達語用理解研究》。

    11. 2021年7月 “第17屆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研討會”(ICCSL-17)(北京),發表論文《印尼華裔學習者華文學習策略研究》。

    科研獎勵

    1. 獲得2018年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暨第三屆全國語言學分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2. 獲得2020年度北京僑聯優秀調研課題成果二等獎。

    教學獲獎

    2018年12月獲得第四屆北京華文學院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主要著作

    擔任《華文教學研究叢書》之《華裔習得研究》分冊副主編,2016年9月商務印書館出版。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pre id="jbnjr"></pre>

      <pre id="jbnjr"><thead id="jbnjr"></thead></pre>

      <delect id="jbnjr"><listing id="jbnjr"><ol id="jbnjr"></ol></listing></delect>
      <track id="jbnjr"></track>

      <font id="jbnjr"></font>
      <font id="jbnjr"><nobr id="jbnjr"></nobr></font>
      <p id="jbnjr"></p>
      <thead id="jbnjr"></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