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北京華文學院建校70周年,為迎接學院七十華誕,以珍貴的實物檔案和翔實的校史資料豐富校史典藏,真實、全面、生動地展示學院發展成就和辦學特色,更好地發揮校史育人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學院文化軟實力,現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北京華文學院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征集校史資料。茲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
自1950年建校以來,北京華文學院各個歷史時期(包括北京歸國華僑學生中等補習學校、北京中國語言文化學校、北京華文教育中心、北京華文學院)形成的校史資料和實物檔案。
二、征集內容
(一)文字資料類
涉及校名變更和學院歷史變遷的文書檔案;
學院各個時期的招生簡章、招生指南、招生計劃表等;
學院各個時期的教材、教案、教學大綱、講義、試卷、學生作業等;
反映學院各個時期建設發展的文件、筆記、文稿、信函等;
學院印發的各類報章刊物、宣傳印刷品等;
學院師生編寫的專著、譯著等出版物或內部資料;
學院歷任領導、知名專家學者任命書、聘任書、信函、手稿、講稿等;
省部級以上領導、重要外賓、知名人士的題詞、題字、手稿、信函、批示等;
曾在學院求學或工作過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有影響的華僑華人、歸僑僑眷的手稿、信函、筆記、論著、證書等;
學院舉辦或師生參與的大型學術會議、文體活動賽事形成的材料;
歷屆畢業生畢業紀念冊、師生間贈言題簽等;
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文字資料及其復印掃描件。
(二)圖像影音類
各個時期(特別是早期)校園建筑、校園風光的影像;
反映師生教學、研究、實習、實踐活動的影像;
反映校園生活、文化、體育比賽的影像;
歷屆畢業生合影照片、音視頻記錄材料;
國內外重要人士來校訪問、重大對外交流活動的影像;
主辦、承辦或參加國內外大型學術交流、研討活動的影像;
黨代會、工會會員大會、團員大會等黨建群團活動的影像;
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含底片),音頻、視頻等數字化文檔。
(三)實物用品類
學院不同時期的匾牌、徽章、印章、校訓、校標、紀念章、票證等;
學院購買、制作或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具、磁帶、錄像帶、光盤、儀器設備、工具、模型等教學科研用品;
學院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師生證件,包括錄取通知書、學生證、工作證、畢業證書、就業分配派遣證等;
師生校友獲得具有代表性的獎狀、獎杯、獎牌、證書等;
師生校友創作的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曲譜、工藝品等;
學院對外交流活動中獲贈的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等;
帶有校名印記的物品,以及其他具有歷史或紀念意義的實物。
(四)回憶文章類
關于學院發展歷史、重大事件的記敘性材料或媒體報道;
學院重要歷史人物、專家學者、師生校友的口述訪談;
有關恩師風范、同窗情誼、生活軼事及校友風采的故事。
三、征集方式
(一)接受捐贈:熱忱歡迎校史資料收藏者無償捐贈校史資料原件,捐贈資料及實物檔案所有權歸學院。學院將對捐贈資料及實物檔案登記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擇時陳列。
(二)保管復制:對于特別珍貴的資料實物,本人有保存意愿的,學院復制或翻拍后將原件歸還本人,也可向學院提供校史實物的復制件,以及翻拍或掃描的校史資料。
四、征集說明
(一)集中征集時間:即日起至2019年8月31日。
(二)提供資料及實物檔案時,請附簡要文字說明,注明資料及實物檔案產生的時間、地點、主要參與人員姓名、職稱職務、事由、現從事職業、與學院的關系等信息?;貞浳恼抡堅谀┪沧⒚髯髡哒鎸嵭彰?、在校時間、單位、職稱職務以及現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信息。
五、聯系方式
(一)學院師生員工可將有關校史資料直接送交北京華文學院辦公室2103。
(二)信函郵寄:郵寄時請注明提供者姓名、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保管要求等,并請在信封上注明“校史資料”。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七北路69號北京華文學院辦公室
郵編:102206
電話:(010) 80709726 、(010) 80709725
聯系人:郭逸萱、康凱
(三)電子郵箱:電子文檔資料、掃描件等可發至郵箱:yuanban@bjhwxy.com。郵件主題填寫為“校史資料征集”。
謹向捐贈或提供校史資料的廣大師生校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北京華文學院
2019年4月10日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0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