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線上授課是華文教育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疫情以來,派駐海外華文學校的教師數量減少,華校華文教師和教學資源短缺的難題較以往更加突出。為滿足海外華校的迫切需求,我院領導研究了面向海外華校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可行性,并于今年年初召開了相關部門參加的工作會議,高效推進面向海外華校的線上教學工作。根據院領導的工作部署,學院辦公室、招生辦公室和專修部等部門積極聯絡海外華校,與海外華校直接對接,在師資、課程、教材、教法以及教學資源等方面定點、定向幫扶,幫助華校解決燃眉之急。
在今年寒假來臨之際,我院十二名一線教師放棄寒假休息,承擔了印尼三所學校(普華三語學校、東爪哇茉華三語國民學校、梭羅培育三語國民學校)的線上教學任務。課程包括華文綜合課、華文口語課、HSK(漢語水平考試)以及HSKK(漢語水平口語考試)等課程,教學對象是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共二十一個班級的近三百名學生。為保證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老師們采用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強中小學生對華文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之余經常開會研討,交流經驗,分享教學成果。目前,針對印尼華校的線上教學進展順利,三所學校師生高度贊揚了我院教師的教學工作。
李強老師在給印尼普華三語學校上漢語課
付秋雨老師在給印尼茉華三語國民學校上口語課
海外華校的雙師課堂
同時,我院針對三所泰國華文學校(達府美速市智民學校、坤敬公立華僑學校、羅勇公立華僑學校)的具體教學需求,對現任教師進行了統籌,安排十幾名教師從5月中旬開始實施線上教學,教授漢語、口語等近二十門課程,教學對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十二個年級的五百多名學生。為了使教學準備工作精準高效,專修部總結了印尼華校授課的經驗,在溝通中讓對方填寫教學需求表格,提供關于學校、學生、課程、教材等更多更詳細的信息,建議采取“雙師課堂”的形式,以提高教學效果。針對三所學校的不同需求,專修部在每一所學校安排了一名教師負責教研,溝通和聯絡具體的教學工作,逐漸探索并形成一種新的工作機制。
陳曉蕾在給泰國坤敬公立華僑學校上漢語課
賈琳老師在給泰國羅勇光華學校上漢語課
隋新老師在給泰國達府美速智民學校上口語課
目前,參與印尼和泰國華校授課任務的教師已達二十多名,新的教學對象、新的課程、新的教材以及教學周期與國內不同步等問題對我院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這些教師長期承擔華文教學工作,有扎實的業務功底,熟悉海外華裔學生特點,具有較強的華文教學能力和華文科研能力。把華文教學與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結合,講好中國故事,培育知華、友華、愛華的華裔新生代,是華文教育事業的使命,而線上支持海外華校教學也為華文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可以讓更多國內的華文教師有機會接觸海外華校,接觸海外學生,接觸華文教育的新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學院工作部署,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繼續擴大網絡外派規模,更好地調配資源、對接海外華校,為疫情下的海外華校教學提供師資與資源方面的支持與保障。
(專修部 供稿)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063號